【逃之夭夭的意思(成语词典)】“逃之夭夭”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某人因为害怕、逃避责任或面对不利局面而迅速逃离的情景。这个成语虽然字面看起来有些诗意,但其背后所蕴含的含义却颇为生动且具有现实意义。
从字面上看,“逃”是逃跑的意思,“之”是代词,指代对象,“夭夭”则形容轻快、迅速的样子。因此,整个成语可以理解为“迅速地逃跑”,带有一种轻松、甚至略带戏谑的语气。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逃之夭夭”来形容某人在遇到麻烦时选择逃避,而不是正面应对。
在成语词典中,“逃之夭夭”通常被解释为“形容逃跑得非常迅速,毫无顾忌”。它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学作品,尤其是《诗经》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原意是形容桃花盛开、美丽动人。后来,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一表达逐渐被引申为“逃走”的意思,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熟知的成语。
需要注意的是,“逃之夭夭”虽然带有形象化的表达,但在正式场合中使用时应谨慎,因为它可能显得不够严肃或带有讽刺意味。在文学作品或口语中,它更多地被用来描绘一种无奈、慌乱或逃避的心态。
此外,这个成语也常被用作网络用语,尤其是在一些轻松幽默的语境中,用来形容某人“溜之大吉”,比如在考试作弊被抓后迅速离开现场,或是工作中犯错后立刻找借口开溜等场景。
总的来说,“逃之夭夭”不仅是一个富有画面感的成语,还反映了人们在面对困境时的一种心理反应。它提醒我们,在面对问题时,逃避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唯有正视困难,才能真正成长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