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马(小学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初步了解《赛马》这首乐曲的背景及创作意图,感受乐曲中节奏的变化和旋律的动感。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听赏、模仿、表演等方式,引导学生体验音乐的表现力,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体会音乐中所表达的热烈、欢快的情绪。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 感受《赛马》的节奏变化和音乐情绪。
- 难点: 能够用身体动作或打击乐器表现出乐曲的节奏特点。
三、教学准备:
- 多媒体课件(含《赛马》音频、相关图片)
- 打击乐器(如三角铁、铃鼓等)
- 简易节奏图谱
- 教学挂图或视频片段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看过赛马比赛?赛马时是什么样的感觉?”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引出“赛马”这一主题。
播放《赛马》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情绪,激发兴趣。
2. 新课讲授(10分钟)
- 介绍作品背景:
《赛马》是一首著名的二胡独奏曲,由我国著名作曲家黄海怀创作,表现的是草原上赛马的热烈场面,音乐充满活力与激情。
- 聆听与感受:
再次播放《赛马》,引导学生闭眼聆听,想象画面,并说出自己听到的节奏、情绪变化。
3. 分段欣赏与分析(15分钟)
将乐曲分为几个段落,分别播放并进行分析:
- 节奏平稳,旋律悠扬,仿佛描绘了马儿缓缓出发的情景。
- 节奏加快,旋律跳跃,表现马匹加速奔跑的紧张感。
- 第三段: 高潮部分,节奏激烈,情绪高涨,像是比赛进入白热化阶段。
4. 实践与创造(15分钟)
- 身体律动:
学生根据音乐节奏,用身体动作(如踏步、拍手、摇摆等)表现赛马的动感。
- 节奏练习:
教师出示简单的节奏图谱,学生分组用打击乐器模仿乐曲中的节奏型。
- 合作表演:
分组进行“赛马”情境表演,结合音乐和动作,展示乐曲的节奏与情绪。
5. 总结与拓展(5分钟)
-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音乐与生活、文化之间的联系。
- 布置课后任务:回家后向家人介绍《赛马》,并尝试用手机录制一段简单的节奏模仿。
五、板书设计:
```
一、教学目标:
1. 感受音乐情绪
2. 掌握节奏变化
3. 培养音乐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节奏与情绪
难点:表现音乐节奏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2. 新授
3. 分析
4. 实践
5. 总结
```
六、教学反思(教师自评):
本节课通过听赏、模仿、表演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赛马》这首乐曲,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但在节奏训练环节,部分学生仍需加强节奏感的培养,今后可增加更多互动练习,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
备注: 此教案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灵活调整,注重学生主体性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