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折桂令_春情》意思-全诗赏析.】《折桂令·春情》是元代散曲家徐再思的一首经典作品,以其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婉约的语言风格深受后人喜爱。这首小令以“相思”为主题,通过层层递进的表达方式,将一个女子在春日里因思念而心绪难平的状态刻画得淋漓尽致。
原曲如下:
> 平生不会相思,
> 才会相思,
> 便害相思。
> 身似浮云,
> 心如飞絮,
> 梦也难寻。
> 空一树海棠,
> 情意深沉,
> 却不言明。
一、逐句解析
“平生不会相思”
这句话看似矛盾,实则意味深长。女子自述从未真正体会过“相思”的滋味,仿佛她对爱情还是一无所知,甚至对这种情感持有一种轻视或回避的态度。
“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然而,一旦真正动了情,才明白相思的苦楚。这里“害”字用得极妙,既表现出相思带来的痛苦,也暗示了情感的不可控与无奈。
“身似浮云,心如飞絮”
这两句形象地描绘出女子内心的飘忽不定。她的身体仿佛随风飘荡的浮云,内心则像柳絮般无依无靠,充满了不安与迷茫。
“梦也难寻”
连梦境都无法触及所爱之人,说明思念之深已到了极致。梦都成了一种奢望,更显出她的孤独与无助。
“空一树海棠,情意深沉,却不言明”
最后一句以景结情,海棠花开,却无人欣赏;情意虽浓,却无法诉诸言语。这既是写景,也是抒情,表达了女子内心的隐忍与无奈。
二、主题分析
整首曲子围绕“相思”展开,但并非直白地叙述爱情故事,而是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自然意象,传达出一种含蓄而深刻的情感体验。作者没有使用华丽的辞藻,却能让人感受到那种难以言说的愁绪。
“平生不会相思”与“便会相思”的对比,体现出情感的变化过程;“身似浮云,心如飞絮”则是心理状态的真实写照;而“梦也难寻”则进一步加深了情感的深度。最后以“空一树海棠”收尾,余韵悠长,令人回味无穷。
三、艺术特色
1. 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全曲语言朴素,却富有诗意,通过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幅春日相思图。
2. 情感真挚,细腻动人
曲中情感层层递进,从最初的“不会相思”到“害相思”,再到“梦也难寻”,情感逐渐加深,真实感人。
3. 象征手法运用巧妙
“浮云”、“飞絮”、“海棠”等意象不仅增强了画面感,也寄托了作者对情感的深层理解。
四、结语
《折桂令·春情》虽篇幅短小,却情感丰富,意境深远。它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人生情感体验的一种深刻诠释。读罢此曲,仿佛能听见一位女子在春日里低吟浅唱,那份缠绵悱恻的心绪,至今仍能打动人心。
这首曲子之所以传诵至今,正是因为它的真挚与含蓄,以及那种超越时空的情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