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梅姐】梅姐不是个爱说话的人,但她的存在,像冬日里的一枝梅花,清冷却芬芳。她住在镇子的西头,一间老屋,门前种着几株梅树,每逢寒冬,花开得格外倔强。
我第一次见她,是在一个雪天。那天我刚从外地回来,车停在村口,正准备步行回家,忽然看见一个身影在雪中慢慢走来。她穿一件旧棉袄,头发花白,手里拎着一篮子菜,脚步很轻,却很稳。我上前打招呼,她只是点点头,说:“你回来了。”语气平静,像是早已知道。
后来才知道,她是村里唯一还在做手工豆腐的老匠人。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磨豆子、煮浆、点卤、压模,一整套活儿干下来,常常要到中午才能歇口气。她做的豆腐嫩滑细腻,香味扑鼻,是镇上人心中的“味道”。
梅姐没有子女,丈夫早年去世,一个人守着那间老屋和几亩薄田。有人说她怪,不喜欢与人往来;也有人说她孤独,没人陪她说话。可我觉得,她只是选择了另一种生活方式。她不靠言语表达情感,却用行动温暖了整个村庄。
每年冬天,镇上的孩子们都会去她家讨一碗热腾腾的豆腐汤,她总是笑眯眯地端出来,不多说一句话。有时候,她也会把新磨的豆腐送给邻居,说是“趁热吃才香”。她从不图回报,也不求感激,只是默默地做着自己该做的事。
有一次,我问她:“梅姐,你不觉得孤单吗?”她抬起头,望着窗外的梅花,轻声说:“有它们陪着,就不孤单了。”
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了,梅姐的美,不在于她的外表,而在于她那份淡然与坚韧。她像那梅花一样,在寒风中悄然绽放,不争不抢,却让人无法忽视。
如今,镇子变了,年轻人都出去打工,老屋也渐渐荒废。可梅姐依旧在那里,守着她的豆腐坊,守着她的梅树,守着那一份属于过去的味道。
或许,有些人注定是岁月里的风景,静静地,却深深地留在了人们的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