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落花生》知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落花生》知,在线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29 21:10:47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落花生》知】《落花生》是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课,是一篇寓意深刻、语言朴实的散文。作者通过讲述一家人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的过程,借物喻人,表达了对做人道理的思考。

一、课文内容概要:

文章以“我们家的后园有半亩空地”开头,描写了一家人在空地上种花生的情景。母亲提议用花生来招待客人,父亲则借此机会教育孩子们:花生虽然外表普通,但它的果实埋在地下,不炫耀自己,却默默奉献,这是它最可贵的地方。最后,父亲总结说:“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二、生字词积累:

1. 花生(huā shēng)

2. 埋(mái)

3. 酿(niàng)

4. 体面(tǐ miàn)

5. 便宜(pián yí)

6. 挖(wā)

7. 爱慕(ài mù)

8. 奉献(fèng xiàn)

三、重点句子理解:

1. “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的、脆嫩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这句话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进行比较,突出了花生低调、谦逊、不张扬的品质。

2. “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这是全文的中心句,也是作者想要传达的主要思想。通过花生的特性,作者告诉我们要做一个有实际贡献、不追求表面光鲜的人。

四、写作特点:

1. 借物喻人:作者通过花生这一平凡的事物,引申出深刻的做人道理,使文章富有哲理。

2. 语言朴实自然:全文没有华丽的辞藻,而是用简单、贴近生活的语言,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3. 对话生动:文中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展开情节,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趣味性。

五、拓展延伸:

读完《落花生》,我们可以思考:在生活中,我们是否也像花生一样,默默努力、不求回报?是否愿意成为一个对他人有帮助的人?这篇文章不仅教会我们认识花生,更教会我们如何做人。

六、课堂练习建议:

1. 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2. 写一篇小短文,描述你生活中像“花生”一样的人。

3. 完成课后习题,巩固知识点。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同学们不仅能掌握语文基础知识,还能从中领悟到做人做事的道理,为今后的学习和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