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2018年中考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1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2018年中考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1,时间紧迫,求直接说步骤!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30 22:58:58

2018年中考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1】在语文学习中,文言文是考查学生古文理解能力的重要部分。尤其在中考中,文言文阅读题型不仅考查学生的词汇积累,还注重对文章内容、主旨及写作手法的理解与分析。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技巧,以下是一篇适合中考备考的文言文课外阅读材料,并附有简要解析。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

翻译:

孔子说:“学习了并时常复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不也是君子的行为吗?”

题目:

1.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说:______

(2)愠:______

2. 翻译句子:“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 这段话主要表达了孔子怎样的思想?

参考答案:

1.

(1)“说”通“悦”,意为高兴、愉快。

(2)“愠”意为生气、恼怒。

2. 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这不就是君子的表现吗?

3. 这段话体现了孔子重视学习、交友和修养的思想,强调了一个人应具备的谦逊、宽容和自我修养的品质。

解析:

这段文字出自《论语·学而》,是儒家经典《论语》中的开篇之一。孔子在这里提出了三个重要的生活态度:

- 学习后不断复习,是一种快乐;

- 朋友相聚,是一种喜悦;

- 面对他人的不理解,保持平和心态,是一种君子的风范。

这些观点不仅适用于古代,也对现代人有着深刻的启发意义。在中考文言文阅读中,这类经典语句往往作为重点考查内容,考生需要熟悉其出处、含义及思想内涵。

备考建议:

1. 积累常用文言实词与虚词:如“说”“愠”“而”“之”等,掌握其常见用法。

2. 理解文章主旨:不仅要会翻译,还要能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3. 多读多练:通过大量阅读文言文,提高语感和理解力。

结语:

文言文虽看似晦涩难懂,但只要方法得当,就能逐步掌握其规律。希望这篇阅读训练能帮助同学们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为中考打下坚实基础。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