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腰鼓课文原文】“安塞腰鼓”是著名作家刘成章所写的一篇散文,文章以黄土高原上的安塞腰鼓为题材,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强烈的节奏感,展现了陕北人民豪迈、奔放的精神风貌。全文语言激昂、气势磅礴,富有感染力,是一篇极具民族特色和艺术魅力的文学作品。
安塞腰鼓
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那鼓声,像骤雨一样,像怒涛一样,像狂风一样,响彻云霄,震耳欲聋。
看!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腰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风吹动的石头,轰然作响;又如千军万马从山那边奔腾而来,势不可挡。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之中,使人叹为观止。
骤雨般,是急促的鼓点;旋风般,是飞扬的流苏;乱蛙般,是蹦跳的脚步;火花般,是闪烁的瞳仁;斗虎般,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啊!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观众的心,仿佛也被这鼓声点燃,随着节奏起伏,随着激情燃烧。
好一个安塞腰鼓!
作者简介:
刘成章,当代著名作家,陕西人,长期从事文学创作和新闻工作。他的作品多以黄土地上的生活为背景,语言质朴而富有力量,情感真挚,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和人文情怀。《安塞腰鼓》是他最具代表性的散文之一,深受读者喜爱。
写作特点:
1. 语言激昂有力:文章大量使用排比句、比喻和夸张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2. 节奏强烈:文章节奏明快,与腰鼓的节奏相呼应,读来令人热血沸腾。
3. 情感充沛:通过对腰鼓表演的描写,表达了对黄土高原人民精神风貌的赞美与敬仰。
4. 文化内涵深厚:文章不仅描绘了腰鼓的外在形式,更深入挖掘了其背后的文化意义和民族精神。
结语:
《安塞腰鼓》不仅是一篇描写民间艺术的散文,更是一曲对生命、力量与激情的赞歌。它让我们看到了黄土地上人民的坚韧与不屈,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这篇文章值得反复阅读、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