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望原文、翻译及全诗赏析】《野望》是唐代诗人王绩的一首五言绝句,虽篇幅短小,却意境深远,语言质朴自然,体现了作者在田园山水间的闲适心境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不仅是王绩个人情感的抒发,也反映了初唐时期文人对于自然与人生的一种独特理解。
一、原文
野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二、白话翻译
傍晚时分,我独自登上东边的高地远望,心中百感交集,不知该依靠什么。
每棵树都染上了秋天的颜色,每一座山都映照着夕阳的余晖。
放牧的人赶着小牛回家,打猎的人带着猎物归来。
彼此相视,却都不认识,于是只能长声吟唱,怀念起那隐居采薇的古人。
三、诗歌赏析
《野望》虽为五言绝句,但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情感真挚,画面感极强。诗人以“野望”为题,描绘了一幅秋日黄昏的田园景象,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对现实社会的疏离感。
1. 意象丰富,情景交融
诗中“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两句,通过“秋色”和“落晖”的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萧瑟的氛围。这些自然景物不仅具有视觉上的美感,更承载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秋色象征着成熟与凋零,落晖则暗示着一天将尽,也隐喻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2. 生活气息浓厚,情感深沉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两句,描绘了乡村日常的生活场景,表现出一种和谐宁静的田园生活。然而,这种看似安详的画面背后,却隐藏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他“相顾无相识”,说明他与周围的人并无真正的交流与共鸣,体现出一种精神上的疏离感。
3. 结尾点题,寄托情怀
最后一句“长歌怀采薇”,引用了《诗经》中“采薇”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古代隐士生活的向往。采薇象征着清高自洁、远离尘世的理想生活。诗人借此表达自己不愿随波逐流、渴望回归自然的心境。
四、艺术特色
- 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全诗用词朴实,不事雕琢,却能传达出深刻的情感与哲理。
- 画面感强,富有节奏: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构建出一幅生动的秋日黄昏图景,读来令人如临其境。
- 情感真挚,含蓄隽永:诗人没有直抒胸臆,而是通过景物的描写和人物的活动,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与思想。
五、结语
《野望》作为王绩的代表作之一,不仅是一首写景诗,更是一首抒情诗。它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在初唐诗坛上,这首诗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内涵,赢得了后人的广泛赞誉,成为古典诗歌中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