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吊屈原赋》原文译文及赏析】在中国古代文学的长河中,屈原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他不仅是楚国的诗人、政治家,更是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他的作品如《离骚》《天问》等,至今仍被广泛传诵。而贾谊所作的《吊屈原赋》,则是后人对这位伟大诗人的深情悼念与思想共鸣。
一、原文
《吊屈原赋》
贾谊
恭承嘉惠兮,俟罪长沙。
侧闻屈原兮,自沉汨罗。
造托湘流兮,敬吊先生。
遭世罔极兮,乃殒厥身。
呜呼哀哉!
风流儒雅兮,世载其名。
怜君忠志兮,未获显荣。
虽则贤能兮,不遇明君。
怀瑾握瑜兮,独行其道。
虽死犹荣兮,不悔其志。
愿君之灵兮,来格于兹。
我心悲兮,不能自已。
聊以抒愤兮,以寄哀思。
二、译文
我恭敬地接受朝廷的恩赐,却因罪被贬到长沙。
听说屈原先生,投江自尽于汨罗江。
我沿着湘水前行,向您致以深深的哀悼。
世道混乱无常,致使您最终丧命。
唉,多么令人悲伤啊!
您风度翩翩,才学出众,名声流传千古。
我怜惜您的忠诚与志向,却未能得到应有的赏识。
虽然您才华横溢,但没有遇到英明的君主。
您怀揣美玉般的品德,独自坚持自己的道路。
即使死去,也依然光荣,从不后悔自己的志向。
愿您的灵魂降临于此,聆听我的哀思。
我心中悲痛,难以抑制。
只能借此抒发心中的愤怒与哀伤。
三、赏析
《吊屈原赋》是汉代文学家贾谊为悼念屈原而作的一篇赋文。它不仅表达了对屈原高尚人格和悲剧命运的深切同情,也寄托了作者自身在政治失意时的感慨与无奈。
贾谊通过“侧闻屈原”、“造托湘流”等句,营造出一种庄重而肃穆的氛围,仿佛自己亲临汨罗江畔,面对屈原的遗骸,发出内心的哀叹。文中“怀瑾握瑜”、“独行其道”等语,既是对屈原人格的高度赞美,也暗含了对当时社会黑暗现实的批判。
此外,文章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既有古典辞赋的华丽辞藻,又不失真情实感。尤其是结尾部分,“我心悲兮,不能自已”,将作者内心的痛苦与哀伤表达得淋漓尽致,令人动容。
四、结语
《吊屈原赋》不仅是对一位伟大诗人的追思,更是一篇充满哲理与情感的作品。它让我们看到,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太多像屈原一样的人,他们怀才不遇、忠贞不渝,最终成为后人心中的精神象征。而贾谊的这篇赋文,则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