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商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通过情境创设,引导学生理解“商量”的含义,掌握在日常生活中与他人沟通时使用礼貌用语和表达方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与倾听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他人、乐于沟通、善于协商的意识,增强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 重点:学会在具体情境中运用“商量”的语言,如“可以吗?”“你觉得怎么样?”等。
- 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交流中自然地使用商量的语言,并能根据不同的对象和场合调整语气和表达方式。
三、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情景图片、对话卡片、小道具(如书包、文具等)。
-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内容,思考自己在生活中有没有和别人“商量”的经历。
四、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5分钟)
教师出示一张图片,图中两个小朋友正在争抢一个玩具。提问:“你们遇到过这种情况吗?你们是怎么解决的?”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引出“商量”这个话题。
2. 新知讲解(8分钟)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商量”的定义:当我们要做某件事但不确定对方是否同意时,可以用“商量”的方式来表达,这样既尊重对方,也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接着,教师示范几种常见的商量句式,如:
- “我们可以一起玩吗?”
- “你愿意帮我一下吗?”
- “你觉得这样好吗?”
并鼓励学生模仿练习,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3. 角色扮演(10分钟)
将学生分成两人一组,每组抽取一个生活场景(如:借笔、分组活动、选择游戏等),进行情景对话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规范语言表达。
4. 小组讨论(7分钟)
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对话内容,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提出建议或补充。教师适时点评,强调礼貌用语的重要性。
5. 拓展延伸(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和同学商量,还可以和谁商量?(如老师、家长、朋友)并布置一个小任务:回家后和家人商量一件小事,第二天分享感受。
6. 总结与评价(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表扬积极参与的学生。同时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商量”过程中有哪些进步和不足。
五、板书设计:
```
口语交际——商量
什么是商量?
→ 与别人沟通、寻求同意的方式
常用的商量句式:
- 可以吗?
- 你觉得怎么样?
- 我们一起吧?
商量的好处:
- 尊重别人
- 解决问题
- 增进感情
```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贴近生活的场景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对话练习中,但在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方面还有待提高。今后应加强学生在不同语境下的语言运用训练,逐步提升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备注:本教学设计为原创内容,结合教材特点与学生实际情况,注重实践操作与语言训练相结合,力求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