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写半截蜡烛】夜色如墨,窗外的风呼啸着穿过老屋的缝隙,带来一丝寒意。客厅里,一盏昏黄的灯在桌上摇曳,照亮了那半截蜡烛——它已经燃了一半,火光微弱,仿佛随时都会熄灭。
这半截蜡烛,是父亲留下的。他走的那晚,正是这样的一盏灯,一截蜡烛,陪伴着他度过最后的时光。母亲说,父亲临走前,把这支蜡烛放在桌上,像是在等待什么,又像是在诉说什么。
我从小就对这支蜡烛充满了好奇。小时候,我总想把它点燃,看看它会怎样燃烧,会不会像故事里那样,发出耀眼的光芒。但母亲总是摇头:“别碰它,那是你爸爸的。”
如今,父亲已离世多年,母亲也渐渐老去。我独自一人住在老屋里,每天晚上,我都会点上那支蜡烛,让它在黑暗中微微发光。不是为了照明,而是为了感受那份久违的温暖。
有一天夜里,我忽然发现蜡烛的底部有一些细微的刻痕,像是用针尖划出的痕迹。我仔细端详,才发现那些刻痕排列成一行字:“等我回来。”
我的心猛地一颤。这是父亲的笔迹吗?他是不是在离开前,就已经知道会有这一天?还是他在某个时刻,曾写下这句话,却再也没能回来?
从那天起,我开始研究这支蜡烛的来历。它并不是普通的蜡烛,它的质地比普通蜡烛更细腻,颜色也更深,仿佛蕴含着某种特殊的记忆。我翻遍了家里的旧物,终于在一本泛黄的日记本里找到了一些线索。
原来,父亲年轻时曾是一名地下工作者,他参与过一场重要的任务。那支蜡烛,是他用来传递信息的工具之一。在任务失败后,他不得不离开,而那半截蜡烛,成了他留给家人的唯一信物。
我明白了,父亲并没有真正离开。他只是选择隐藏自己,守护家人,直到时机成熟。而那句“等我回来”,也许不仅仅是指他本人,更是他对家、对信念的坚守。
如今,每当我点燃那半截蜡烛,心中便多了一份力量。它不再只是一个简单的物品,而是一种传承,一种承诺。我知道,无论未来有多远,只要还有光,我就不会放弃希望。
蜡烛还在燃烧,虽然只有一半,但它照亮的,不只是房间,还有那段未曾被遗忘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