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方孝孺童贤母传原文注释与全文翻译高中语文基础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方孝孺童贤母传原文注释与全文翻译高中语文基础,卡到崩溃,求给个解决方法!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11 05:58:24

方孝孺童贤母传原文注释与全文翻译高中语文基础】在高中语文的学习中,文言文阅读是重要的一部分。其中,《方孝孺童贤母传》作为一篇具有历史背景和道德教育意义的文章,常被选入教材或课外拓展内容。本文将对《方孝孺童贤母传》进行原文、注释与翻译,并结合高中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分析其学习价值。

一、原文

> 方孝孺,字希直,浙江宁海人。少有大志,好读书,不苟言笑。尝谓人曰:“士之立身,当以忠义为本。”其母童氏,贤而有德,教子甚严。每见孝孺读书,必问其所学何事,若有所得,则喜;若未尽意,则责之。孝孺虽年幼,然能自省,不敢懈怠。后孝孺仕于朝,遭祸,母亦被系。临刑,孝孺泣曰:“吾死不足惜,惟不能尽孝于母。”母曰:“儿无罪,勿忧。”遂从容就义。

二、注释

- 方孝孺:明代著名学者、文学家,因拒绝为朱棣起草即位诏书而被杀,世称“忠臣”。

- 字希直:古代文人常用字来表示自己的志向或人格追求。

- 浙江宁海:今浙江省宁海县,方孝孺的故乡。

- 不苟言笑:形容为人严肃、不轻易表露情绪。

- 士之立身:士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在于忠诚与道义。

- 童氏:方孝孺的母亲,姓童,贤德之人。

- 教子甚严:对子女要求严格,注重品德培养。

- 若有所得:如果有所收获或进步。

- 责之:责备他,督促他更进一步。

- 自省:自我反省,自我检讨。

- 仕于朝:在朝廷做官。

- 遭祸:遭遇政治灾难,指被朱棣所杀。

- 被系:被逮捕、拘押。

- 临刑:即将处决时。

- 泣曰:哭泣着说。

- 吾死不足惜:我死了不值得可惜。

- 惟不能尽孝于母:只是无法尽到孝顺母亲的责任。

- 勿忧:不要担忧。

- 从容就义:镇定自若地接受死亡。

三、全文翻译

方孝孺,字希直,是浙江宁海人。他年少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喜欢读书,性格严肃,不轻易表露情感。他曾对别人说:“士人安身立命,应当以忠诚和道义为根本。”他的母亲童氏,是一位贤德而有德行的人,对儿子的教育非常严格。每当看到方孝孺读书时,她都会问他学了什么,如果他有所收获,就会感到高兴;如果他没有深入理解,就会责备他。方孝孺虽然年纪小,但能够自我反省,不敢懈怠。后来,方孝孺在朝廷做官,却遭遇了灾祸,母亲也被牵连被捕。临刑前,方孝孺哭着说:“我死了不值得可惜,只是不能尽孝于母亲。”母亲却安慰他说:“孩子你没有罪,不要担心。”于是她镇定自若地接受了死亡。

四、学习与教学建议

1. 理解人物形象:通过文章可以看出方孝孺的刚正不阿和对母亲的深厚感情,同时也展现了母亲的贤德与坚强。这对学生理解“忠孝”观念有重要意义。

2. 文言词汇积累:文中出现许多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如“之”、“于”、“若”等,适合高中生进行文言基础知识的巩固。

3. 思想教育意义:文章体现了儒家文化中的“忠”与“孝”,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4. 写作借鉴:文章结构清晰,语言简练,可作为高中作文写作的参考范文。

五、结语

《方孝孺童贤母传》不仅是一篇文言文阅读材料,更是传统文化中“忠孝”精神的体现。通过对这篇文章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还能加深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希望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从中汲取力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