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谏齐景公原文及翻译】在古代中国,政治家与智者常以言辞劝谏君主,以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其中,“晏子谏齐景公”便是历史上一段经典的谏言故事,展现了晏婴(即晏子)的智慧与忠诚。本文将呈现《晏子谏齐景公》的原文,并附上详细翻译,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段历史典故。
原文: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于堂上,睹外而叹曰:“吾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吾为君,而百姓多冻馁,吾何以自安?”晏子对曰:“昔者,尧舜之居也,茅茨不剪,采椽不斫,粝粢之食,藜藿之羹,冬日麑裘,夏日葛衣。虽贵且富,不以养其身,而以养天下。今夫子之裘,狐白之裘,其厚可以御风,其暖可以御寒,然民有冻者,未尝不忧也。今君之裘,非独为己,亦为天下。”
景公曰:“善!寡人愿与子共之。”于是,令出裘帛,赈恤贫民。
翻译:
齐景公在位的时候,连续下了三天的雪,但天还没有放晴。齐景公穿着白色的狐皮大衣,坐在堂上,望着外面感叹道:“我听说古代的贤明君主,在自己吃饱的时候知道百姓饥饿,在自己温暖的时候知道百姓寒冷,在自己安逸的时候知道百姓劳累。现在我身为国君,而百姓却有很多人挨饿受冻,我怎么能安心呢?”
晏子回答说:“从前尧和舜居住的地方,屋顶用茅草覆盖,屋梁不用雕刻,吃的是粗粮,喝的是野菜汤,冬天穿小鹿皮衣,夏天穿葛布衣。他们虽然地位尊贵、财富丰厚,却不为自己享用,而是为了天下百姓。如今您所穿的狐白皮衣,厚实可以抵御风寒,温暖可以驱散寒冷,但百姓中仍有受冻的人,您却没有感到忧虑。现在您的衣服不只是为自己准备的,更是为了天下百姓。”
齐景公说:“你说得对!我愿意与你一起分担这份责任。”于是,他下令拿出衣物和布匹,去救济贫穷的百姓。
总结:
“晏子谏齐景公”不仅是一段历史记载,更是一种治国理念的体现。晏子通过温和而有力的劝谏,让齐景公意识到作为一国之君的责任不仅仅是享受荣华富贵,更要关心百姓的疾苦。这种“仁政”思想,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这段故事,我们也能看到古代士大夫的智慧与担当,以及他们在国家治理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