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陈情表文言知识整理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陈情表文言知识整理,求解答求解答,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12 02:03:17

陈情表文言知识整理】《陈情表》是西晋文学家李密写给晋武帝的一篇奏章,全文情感真挚,语言恳切,表达了作者因祖母年迈、无人奉养而无法应召出仕的无奈与恳求。这篇文章在文言文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其语言精炼、结构严谨,是学习古文的重要材料。

以下是对《陈情表》中常见文言知识的整理与解析,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和语言特点。

一、通假字

1. “伏惟”中的“惟”通“唯”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中的“惟”通“唯”,表示“只、仅仅”的意思,语气谦恭。

2. “无以”中的“以”通“已”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中的“以”通“已”,意为“能够”。

二、古今异义词

1. “臣不胜犬马之忧”中的“犬马”

古义:比喻自己像犬马一样低贱,表达对君主的恭敬与忠诚。

今义:指狗和马,泛指宠物或动物。

2. “供养”

古义:指奉养、侍奉。

今义:多指生活上的供给,如经济支持。

3. “区区”

古义:微小、诚挚之意。

今义:形容数量少或程度浅。

三、词类活用

1. “察臣孝廉”中的“察”

动词作名词,意为“考察、选拔”。

2. “举臣秀才”中的“举”

动词作名词,意为“推荐、举荐”。

3. “臣不胜犬马之忧”中的“忧”

名词作动词,意为“忧虑、担心”。

四、特殊句式

1. 宾语前置句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正常语序应为“非臣陨首所能上报”,“上”是宾语前置。

2. 状语后置句

“急于星火”

正常语序应为“于星火急”,“于星火”是介词结构后置。

3. 判断句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通过“非……所见明知”构成判断句,表示“不只是……能知道”。

五、重点实词解释

| 原文 | 词语 | 解释 |

|------|------|------|

| 臣以险衅 | 衅 | 祸患 |

| 夙遭闵凶 | 夙 | 早 |

| 舅夺母志 | 夺 | 强行改变 |

| 至于成立 | 成立 | 成人自立 |

| 晚有儿息 | 息 | 子女 |

| 逮奉圣朝 | 逮 | 及时、等到 |

| 供养无主 | 主 | 主持、负责 |

| 除臣洗马 | 除 | 授予官职 |

| 前后狼狈 | 狼狈 | 进退两难 |

| 不能废远 | 废 | 抛弃 |

六、文化常识

1. “孝廉”、“秀才”

是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一种选官方式,分别指孝顺廉洁之人和优秀人才。

2. “圣朝”

对当朝皇帝的尊称,表示敬重。

3. “刘氏”

指晋武帝司马炎的皇后,文中借指皇权与朝廷。

七、思想内容

《陈情表》不仅是一篇文辞优美的散文,更是一篇充满真情实感的奏章。李密以“孝”为核心,层层递进地说明自己不能应召的原因,既表达了对皇恩的感激,也体现了对祖母的孝心。这种“忠孝两全”的思想,深刻反映了当时士大夫阶层的价值观。

八、写作特色

1. 情感真挚

全文情感真挚动人,语言恳切,表现出作者内心的矛盾与无奈。

2. 结构严谨

文章按“先述身世—再讲处境—最后提出请求”的逻辑展开,层次分明。

3. 修辞手法多样

使用排比、对偶、反问等修辞,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与感染力。

总结

《陈情表》作为一篇经典的文言文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也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通过对其中文言知识的梳理与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人的情感表达方式和语言运用技巧,也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