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杵臼之交的意思】“杵臼之交”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古代典故,用来形容朋友之间情谊深厚、不因身份地位差异而改变的真挚友谊。这个成语常用于赞美那些在困难时期依然相互扶持、彼此信任的朋友关系。
一、成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杵臼之交 |
拼音 | chǔ jiù zhī jiāo |
出处 | 《后汉书·吴祐传》 |
含义 | 形容朋友之间情谊深厚、不因地位高低而改变的友谊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友情 |
近义词 | 知音之交、刎颈之交、生死之交 |
反义词 | 假仁假义、虚情假意、势利之交 |
二、出处详解
“杵臼之交”最早见于《后汉书·吴祐传》。故事讲的是东汉时期的吴祐,他年轻时与一位名叫公沙穆的人结为朋友。公沙穆家境贫寒,以打柴为生,常常背着木杵和石臼去山中砍柴。吴祐虽然出身名门,却并不嫌弃公沙穆的贫穷,反而对他十分敬重,二人成为莫逆之交。后来,吴祐官至太守,仍不忘旧友,常与公沙穆来往,两人的情谊被后人传颂。
这个故事体现了真正的友情不在于身份地位,而在于心灵的契合与互相尊重。
三、使用场景
- 在描述朋友之间即使多年未见,依旧情深义重时;
- 在赞扬某人不看身份、真心交友时;
- 在文学作品或演讲中表达对友情的珍视时。
四、总结
“杵臼之交”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提醒我们:真正的友谊不应被世俗的偏见所左右,而是建立在理解、尊重和真诚的基础上。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这种情谊始终是人与人之间最珍贵的纽带之一。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历史人物或类似成语,欢迎继续提问。
以上就是【杵臼之交的意思】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