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须换袍是什么意思】“割须换袍”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三国演义》中的一段故事。这个成语原意是指在危急关头,为了保命或迷惑敌人,不得不放弃自己的身份象征或外貌特征,比如剪掉胡须、换上别人的衣服。后来,这个成语引申为在紧急情况下做出的牺牲或伪装行为。
一、成语来源
“割须换袍”最早出现在《三国演义》第58回,讲的是曹操与马超交战时,曹操在战场上被马超追得狼狈不堪,为了躲避追兵,他不得不割断自己的胡须,换上别人的衣服,才得以逃脱。
二、成语含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割须换袍 |
拼音 | gē xū huàn páo |
出处 | 《三国演义》第五十八回 |
含义 | 在危急时刻,为了保命或脱身,不得不放弃身份象征或伪装自己 |
引申义 | 为保全性命而做出的牺牲或伪装行为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形容人在极端情况下的求生策略或权宜之计 |
三、使用示例
- 例句1:面对敌军围困,他只好割须换袍,混入百姓之中逃出生天。
- 例句2:在关键时刻,他不得不割须换袍,以保全自己的性命。
四、相关成语对比
成语 | 含义 | 与“割须换袍”的关系 |
金蝉脱壳 | 脱离困境,留下假象 | 类似,但更强调“脱身”而非“伪装” |
乔装打扮 | 改变外表以隐藏身份 | 与“割须换袍”有相似之处 |
临阵脱逃 | 面对危险时逃跑 | 更强调逃避,而非伪装 |
五、总结
“割须换袍”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也常被用来形容人在危急时刻的应变能力。它体现了古代战争中的智慧与生存之道,同时也反映了人性在极端环境下的复杂表现。通过这一成语,我们可以看到,在生死存亡之际,有时需要舍弃一些东西,才能换取更大的生存机会。
以上就是【割须换袍是什么意思】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