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本逐末怎么解释】一、说明
“舍本逐末”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放弃根本的、主要的东西,而去追求次要的、表面的东西。这个成语常用来批评那些做事不抓重点、本末倒置的行为。
在实际生活中,“舍本逐末”的现象并不少见。比如一个人在学习中只关注考试技巧,而忽略了基础知识的掌握;或者一个企业只注重营销宣传,却忽视了产品本身的质量。这些行为都属于“舍本逐末”。
该成语强调的是做事要有主次之分,不能因小失大。只有抓住核心问题,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取得长远的发展。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舍本逐末 |
| 拼音 | shě běn zhú mò |
| 出处 | 《庄子·天下》:“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后世引申为“舍本逐末”) |
| 字面意思 | 放弃根本,追逐枝节 |
| 引申意义 | 做事不分主次,本末倒置 |
| 使用场景 | 批评做事不抓重点、忽略本质的行为 |
| 近义词 | 本末倒置、舍近求远 |
| 反义词 | 抓纲举目、纲举目张 |
| 典型例子 | 学生只背题不学知识 / 企业重广告轻质量 |
| 用法 | 作谓语、宾语、定语;多用于书面语 |
| 现代应用 | 适用于教育、管理、生活等多个领域 |
三、结语
“舍本逐末”提醒我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应学会区分主次,把握核心。只有坚持从本质出发,才能避免因小失大,实现真正的进步与成功。
以上就是【舍本逐末怎么解释】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