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舍生取义的出处及含义

2025-10-25 01:30:47

问题描述:

舍生取义的出处及含义,在线等,求秒回,真的很急!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25 01:30:47

舍生取义的出处及含义】“舍生取义”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经典《孟子》中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为了正义或崇高的理想而牺牲个人生命的精神。这一理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深远的影响,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对道德、气节和人格尊严的高度重视。

一、出处

“舍生取义”出自《孟子·告子上》:

>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生命是我所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两者不能同时得到,那就舍弃生命而选择道义。

二、含义解析

“舍生取义”强调在面对生死抉择时,应以道义为重,不为私利或苟活而放弃原则。它不仅是对个人品德的要求,更是对社会正义的维护。这种精神在中国历史上多次被文人志士所践行,如文天祥、岳飞等,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舍生取义”的深刻内涵。

三、总结与对比表格

项目 内容
成语名称 舍生取义
出处 《孟子·告子上》
原文句子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含义 在生命与道义之间,选择道义而放弃生命,体现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牺牲精神。
文化意义 强调道德高于生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价值观之一。
历史人物 文天祥、岳飞等历史人物曾以此精神激励自己。
现代应用 常用于赞扬那些为正义、国家、人民利益而英勇牺牲的人。

四、结语

“舍生取义”不仅是一种道德选择,更是一种精神信仰。它提醒人们,在面临重大抉择时,应坚守内心的正义与良知,不为外物所动,勇敢地承担起责任与使命。这种精神在今天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与传承。

以上就是【舍生取义的出处及含义】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