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姜夔《点绛唇(middot及燕雁无心》原文及赏析)

2025-05-17 04:22:13

问题描述:

姜夔《点绛唇(middot及燕雁无心》原文及赏析),有没有人能救救孩子?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5-17 04:22:13

姜夔(约1154—1221年),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南宋著名词人、音乐家。他不仅精通音律,而且在诗词创作上也有极高的造诣。其作品以清丽典雅著称,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的交融。《点绛唇·燕雁无心》是姜夔的一首经典之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闲适与淡泊。

原文: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

赏析:

这首词开篇即以“燕雁无心”起笔,赋予了飞鸟以自由自在的形象,仿佛它们并未刻意追求什么目标,只是随着云朵飘荡而行。这种超然于尘世之外的状态,恰似作者对人生的一种态度——不为名利所累,也不被世俗牵绊,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接着,“太湖西畔随云去”,进一步深化了这一意境。在这里,太湖不仅是地理上的存在,更象征着广阔无垠的世界,而“随云去”的动作,则表达了随遇而安的生活哲学。这样的描写不仅具有画面感,还蕴含着哲理思考,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时空的豁达胸怀。

下阕中,“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则是对山峦景色的生动刻画。“清苦”二字,既写出了山峰的峻峭挺拔,也暗示出一种孤寂落寞的情绪;而“商略黄昏雨”,则通过拟人的手法,将山峦人格化,仿佛它们也在低声交谈着即将到来的风雨。这一句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传递出一种朦胧而又深沉的情感氛围。

最后,“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这几句则转向了对历史的追忆和个人身世的感慨。“拟共天随住”,表达了作者渴望像古人一样隐逸山林、远离喧嚣的愿望;然而现实却是“今何许”,时光流转,人事变迁,只能独自凭栏远眺,看着残柳在风中摇曳生姿。这里的“残柳参差舞”,既是眼前之景,也是内心情感的外化,透露出一种淡淡的惆怅与无奈。

综上所述,《点绛唇·燕雁无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深刻反思,展现了一种超然脱俗的精神境界。姜夔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将个人的情感体验融入到广阔的天地之间,使得整首词既有鲜明的画面感,又富含深刻的哲理意蕴。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