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教科版2017秋三年级下册3.2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教案12

2025-05-22 06:55:17

问题描述:

教科版2017秋三年级下册3.2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教案12,在线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5-22 06:55:17

在教科版2017秋季教材的三年级下册中,第三单元第二节的内容围绕“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展开。这一章节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阳光与物体之间的关系,以及影子形成的原理。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太阳光照射到物体上会产生影子的基本现象,并能描述影子的方向和长度随时间变化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户外活动,实际测量不同时间段内同一物体影子的变化情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增强科学探究的兴趣。

教学准备

- 太阳能钟(简易版)

- 不同高度和形状的小型物体若干

- 记录表

- 直尺或卷尺

- 彩色笔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教师可以先提问:“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在不同的时间里,我们站在太阳下看到自己的影子会有什么不一样?”以此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2. 观察与记录

带领学生们来到操场或其他有充足日照的地方,选择一个固定的位置放置一个小物体作为参照点。每个小组负责记录该物体在上午9点、中午12点、下午3点时影子的位置、长度及方向。

3. 分析讨论

回到教室后,各组分享他们的观测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比较不同时间段的数据,探讨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重点讲解地球自转导致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是造成影子长短差异的主要原因。

4. 实践活动

提供一些简单的材料如纸板、针等,让孩子们尝试制作自己的“太阳能钟”。这不仅加深了他们对本节课程的理解,也锻炼了动手操作的能力。

5. 总结延伸

最后,教师可以进一步拓展话题,比如介绍古代人是如何利用影子计时的;或者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孩子回家继续观察家中某个物品一天内的影子变化,并以图画形式呈现出来。

通过这样一系列富有创意且贴近生活的教学活动,相信每位同学都能更好地掌握关于“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相关知识,同时享受到探索科学的乐趣!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