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是宋代著名词人苏轼创作的一首经典词作。这首词以其深邃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独特思考与感悟。以下是围绕这首词设计的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 背诵并默写《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理解其意境。
2. 掌握词中所运用的艺术手法,如借景抒情、对比等。
3. 深入体会苏轼在词中的情感表达及对生命哲理的思考。
二、背景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一生仕途坎坷,却始终保持着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正是他在经历人生起伏后,以自然景象为依托,抒发内心复杂情感的作品。
三、原文解析
原文: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
多情却被无情恼。
注释:
- 褪:凋谢。
- 青杏:尚未成熟的杏子。
- 芳草:泛指春天的花草。
- 墙里秋千:指女子在墙内荡秋千。
- 行人:这里指墙外经过的男子。
四、问题探究
1. 上阕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 上阕通过描写暮春时节的景色,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花儿凋谢,青杏初生,燕子飞翔,绿水环绕,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却又略带凄凉的画面。
2. “天涯何处无芳草”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 这一句体现了苏轼旷达的人生态度。尽管眼前有短暂的失落感,但他相信世间处处充满美好,不应因一时的不如意而沉溺于悲伤之中。
3. 下阕中“笑渐不闻声渐悄”有何寓意?
- 此句暗示了美好的事物往往短暂易逝。墙内的欢笑声逐渐消失,留给墙外行人的是无尽的惆怅与思念。
五、艺术特色分析
1. 借景抒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寄托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
2. 对比手法:将墙内外的不同情景进行对比,突出了人情世态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
3. 语言优美:全词用语清新流畅,音韵和谐,给人以美的享受。
六、拓展延伸
1. 结合苏轼其他作品,进一步探讨他的人生哲学。
2. 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这首词,并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
通过以上导学案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深入理解《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的艺术魅力及其背后蕴含的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