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不仅在诗文方面有极高的造诣,而且在绘画上也有独到的见解和技巧。《东坡画扇》一文记录了苏轼以画扇为乐,以及他在这一过程中展现出的人格魅力与智慧。
原文如下:
东坡居士性好画扇,尝于夏日闲暇时,取素绢数幅,挥毫泼墨,绘山水花鸟。其画虽非工笔细描,却意趣盎然,颇得自然之真味。一日,有市井小民持扇求画,东坡欣然应允,遂作一竹一石,题曰:“此君节操高洁,石坚不移。”小民大喜而去。
又有书生慕名而来,请东坡为其扇面添画。东坡略思片刻,即画一老翁垂钓于溪边,并题诗云:“垂竿坐水滨,心远天地宽。鱼来钩不上,自有清风寒。”书生见后赞叹不已,深感东坡之画寓意深远。
东坡画扇,不拘泥于形式,而重在表达心境。他认为,绘画之道在于传神,而非形似。他曾言:“画者,心之迹也。”因此,他的作品往往能打动人心,令人回味无穷。
通过这段故事,我们可以看到苏轼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更是一个懂得生活乐趣的人。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艺术创作应当源于内心,追求的是精神上的共鸣,而不是外在的形式美。同时,苏轼对待普通百姓的态度也体现了他平易近人的品格,无论身份高低,都能得到他的尊重与关怀。
总结来说,《东坡画扇》不仅是一篇关于艺术创作的文章,更是一则关于做人处世的道理。它提醒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不妨停下脚步,去感受身边的美好,用一颗平常心去面对世界,这样才能真正体会到生活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