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读法和写法,能在具体情境中识别和表示小数。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导学生在观察、比较、分析中认识小数,培养学生的数感和实际应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
理解小数的含义,能正确读写小数。
- 难点:
理解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尤其是“元”“米”等单位中的小数表达。
三、教学准备
- 教具:多媒体课件、人民币模型、尺子、练习纸等。
- 学具:学生每人一张练习卡、铅笔、橡皮等。
四、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5分钟)
教师出示一个超市购物场景的图片,如:一瓶矿泉水价格是2.5元,一块橡皮是0.8元。提问:
> “你们有没有见过这样的数字?它们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数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发现这些数字中有小数点,从而引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小数。”
2. 探索新知(15分钟)
(1)认识小数点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几个小数:3.6、1.2、0.7,并指出其中的小数点。说明:小数点把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分开。
(2)小数的读法
讲解小数的读法,例如:
- 3.6 读作“三点六”
- 1.2 读作“一点二”
- 0.7 读作“零点七”
让学生模仿读一读,教师纠正发音。
(3)小数的写法
教师举例说明如何书写小数,强调小数点的位置和数字的顺序。
(4)结合生活实例
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小数,如:
- 身高1.35米
- 书本厚度0.8厘米
- 钱包里有5.2元
让学生说说这些小数分别代表什么,加深理解。
3. 巩固练习(10分钟)
(1)判断题
判断下面哪些是小数,哪些不是:
① 3.6 ② 12 ③ 0.9 ④ 500 ⑤ 2.15
(2)填空练习
写出下列小数:
- 三点五写作:______
- 零点七写作:______
- 一点二写作:______
(3)连线游戏
将小数与对应的读法进行连线,如:
3.6 —— 三点六
0.7 —— 零点七
1.2 —— 一点二
4. 拓展延伸(5分钟)
教师出示一张带有小数的表格,如:
| 物品 | 价格(元) |
|------|------------|
| 铅笔 | 0.5|
| 橡皮 | 0.8|
| 笔袋 | 2.3|
提问:
> “如果我买一支铅笔和一个橡皮,一共多少钱?”
引导学生计算:0.5 + 0.8 = 1.3 元。
通过简单的加法运算,让学生感受小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5. 总结与作业(5分钟)
- 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小数,知道了小数点的作用,学会了读写小数,并且了解了小数在生活中的一些应用。
- 布置作业:
1. 完成练习册第XX页的题目。
2. 在家里找一找有哪些地方用到了小数,并记录下来。
五、板书设计
```
第七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
小数点: .
读法:3.6 → 三点六
写法:一点二 → 1.2
生活中的小数:2.5元、1.35米、0.8厘米
```
六、教学反思(课后填写)
本节课通过贴近生活的实例引入小数概念,学生参与度较高,基本掌握了小数的读写方法。但在实际应用中,部分学生对小数的实际意义理解还不够深入,需在后续教学中加强训练与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