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的众多经典篇目中,《七律·长征》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不仅承载着中国革命的峥嵘岁月,也展现了毛泽东同志豪迈的革命情怀和非凡的文学造诣。而杨克勤老师在执教这一课时,以其独特的教学设计与深厚的文本解读能力,为学生带来了一堂富有感染力和思想深度的语文课。
杨克勤老师的这节《七律·长征》课堂,从教学目标的设定到教学过程的安排,都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他没有简单地进行字词讲解或逐句翻译,而是通过引导学生走进诗歌的意境,感受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所经历的艰难险阻,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与历史责任感。
在课堂导入环节,杨老师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手段,播放了有关长征的历史影像资料,让学生直观感受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背景。接着,他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长征?”“为什么说长征是人类精神的奇迹?”等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望。
在文本分析过程中,杨克勤老师注重朗读与品读相结合。他鼓励学生反复诵读诗句,体会其中的节奏感和韵律美,并结合具体的意象如“五岭逶迤”“乌蒙磅礴”“大渡桥横铁索寒”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中所蕴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斗争意志。
此外,他还善于联系现实生活,引导学生思考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鼓励他们珍惜当下、奋发图强。这种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不仅增强了课堂的思想性,也提升了学生的情感共鸣。
整节课下来,杨克勤老师的教学语言简洁明了,逻辑清晰,层层递进,既注重知识的传授,又重视情感的熏陶。他的课堂不仅是一次语文学习的过程,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
总之,杨克勤老师执教的《七律·长征》课例,充分展现了语文课堂的人文关怀与教育价值,为学生打开了一扇了解历史、感悟精神、启迪人生的窗户。这样的教学实践,值得我们深入学习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