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空城计节选阅读理解附答案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空城计节选阅读理解附答案,在线等,求大佬翻我牌子!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2 14:12:25

空城计节选阅读理解附答案】一、原文节选(节选自《三国演义》):

却说司马懿引大军十五万,望西城而来。忽报诸葛亮在西城,只有一班文官,无一兵一卒。司马懿大笑曰:“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伏兵。”遂下令退兵。孔明于城楼上,焚香抚琴,神色自若。左右皆惊,孔明曰:“此正应‘虚则实之,实则虚之’之法也。”

二、阅读理解题:

1. 文中“司马懿引大军十五万,望西城而来”一句,说明了什么?

2. 为什么司马懿认为“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

3. “虚则实之,实则虚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4. 从孔明“焚香抚琴,神色自若”的描写中,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5. 结合全文内容,分析“空城计”成功的关键因素有哪些?

三、参考答案:

1. 说明诸葛亮所处的处境极其危险,敌军兵力远超己方,形势严峻。

2. 因为诸葛亮一贯以谨慎著称,不轻易冒险,所以司马懿认为他不会在这种情况下做出如此大胆的举动。

3. “虚则实之,实则虚之”意思是:当敌人以为你虚弱时,你要表现出强大;当敌人以为你强大时,你要显得虚弱。文中通过打开城门、毫无防备的方式,让司马懿误以为城内有埋伏,从而撤兵。

4. 可以看出孔明沉着冷静、临危不惧、机智过人,具备极强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

5. “空城计”成功的关键因素包括:一是孔明对敌人的心理把握准确;二是利用司马懿多疑的性格特点;三是城中布置得当,营造出“有伏兵”的假象;四是孔明本人镇定自若的表现,增强了对方的疑虑。

四、拓展思考:

《空城计》是《三国演义》中极具代表性的经典故事之一,展现了诸葛亮卓越的智慧与胆识。它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战争中的谋略思想,也反映了人物性格与心理博弈的重要性。在现实生活中,这种“以智取胜”的策略依然具有借鉴意义。

如需更多类似文章或题目,欢迎继续提问!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