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士不遇赋原文及翻译】昔者,天地之大,万物之繁,然士之志高,常困于时。或怀才不遇,或志不得伸,虽有经天纬地之才,亦难逃沉沦之厄。余观古今,感而作赋,以抒胸中之郁结,名曰《悲士不遇》。
原文:
悲士不遇赋
夫士之生也,志在济世;心存匡时,岂甘居下?然时运不济,命途多舛。或遭谗言之毁,或被权贵所弃。虽有贤德,难进于朝;虽有良策,不售于君。
呜呼!士之不幸,非其才之不足,乃时之不遇也。若屈原之忠而见逐,贾谊之才而不用,皆为千古之叹。彼等皆怀瑾握瑜,心忧天下,奈何身陷囹圄,终老山林?
余尝览古之贤人,或隐于山林,或仕于庙堂,然其志未尝稍改。或因时而隐,或因道而退。然其所悲者,非贫贱之苦,乃志业之空也。
嗟乎!士之不遇,非独一人之悲,实乃天下之痛。若无贤者辅佐,国将何兴?若无良臣辅政,民将何安?故吾愿后之君子,能识贤才,善用英杰,使天下有才之人,皆得其所,各展其长。
翻译:
古代的士人出生,心中都怀有救济天下的志向;他们心系国家,岂甘于平庸?然而命运多舛,常常遭遇不公。有时因为小人的诽谤而被贬斥,有时因为权势者的排挤而被抛弃。即使有高尚的品德,也难以进入朝廷;即使有好的策略,也无法得到君主的信任。
唉!士人的不幸,并不是因为他们没有才能,而是因为时代不给予他们机会。像屈原那样忠诚却被放逐,像贾谊那样有才华却得不到重用,都是千古以来令人叹息的事。这些人都是怀抱美玉般的心灵,关心天下苍生,但最终却只能被困于牢狱,终老于山林。
我曾阅读古代的贤人,有的隐居山林,有的在朝廷任职,但他们的心志从未改变。有的人因为时局而隐退,有的人因为道义而离开。然而他们最悲伤的,并不是贫穷卑微的痛苦,而是理想无法实现的失落。
唉!士人不得志,不只是一个人的悲哀,更是整个时代的悲哀。如果没有贤能的人辅佐,国家怎能兴盛?如果没有优秀的臣子辅助,百姓又怎能安定?因此,我希望后来的君子能够识别人才,善于任用杰出之士,让天下所有有才能的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才能。
结语:
《悲士不遇赋》不仅是一篇感叹士人命运的文章,更是一种对社会公平与人才重视的呼唤。愿后人读此赋,能思贤才之可贵,知时不遇之可悲,从而珍惜当下,奋发图强,不负时代,不负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