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七年级数学教案)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七年级数学教案),有没有人在啊?求不沉底!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10 00:14:28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七年级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理解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基本规则,掌握其运算顺序。

2. 能够正确进行含有正负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提升计算能力。

3. 培养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有理数加减法的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法则及运算顺序。

- 难点:如何处理带有括号的复杂运算,以及符号变化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

- 教材: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课件、练习题卡

-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铅笔、橡皮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例如:“小明今天早上气温是-3℃,中午上升了5℃,下午又下降了2℃,那么下午的温度是多少?”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表示和计算这一过程,从而引出课题。

2. 新知讲解(15分钟)

(1)复习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法则

-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 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 一个数加上0,仍得这个数。

-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它的相反数。

(2)介绍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 在没有括号的情况下,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运算。

- 若有括号,则先算括号内的内容,再按顺序进行运算。

(3)举例说明

例1:计算:(-7) + 5 - (-3)

分析:

第一步:将减法转化为加法 → (-7) + 5 + 3

第二步:从左到右计算 → (-7 + 5) = -2;-2 + 3 = 1

结论:结果为1。

例2:计算:8 - (-4) + (-6) - 3

分析:

第一步:转化 → 8 + 4 - 6 - 3

第二步:依次计算 → 8 + 4 = 12;12 - 6 = 6;6 - 3 = 3

结论:结果为3。

3. 巩固练习(15分钟)

布置几道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巡视指导。

题目示例:

1. (-9) + 6 - (-2)

2. 10 - (-5) + (-8)

3. (-3) - 4 + 7 - (-2)

4. 2 - 7 + (-5) - 3

4. 小组讨论(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练习题中的易错点进行讨论,鼓励学生互相讲解、纠正错误,提高合作学习能力。

5. 总结归纳(5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以下几点:

- 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要遵循“同号相加、异号相减”的原则。

- 减法要转化为加法,注意符号的变化。

- 运算顺序应从左到右,括号优先。

6. 布置作业(2分钟)

完成教材第35页的练习题第1至4题,要求书写规范,步骤清晰。

五、板书设计:

```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1. 加法法则:

- 同号:符号相同,绝对值相加

- 异号:符号取大,绝对值相减

2. 减法法则:

-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它的相反数

3. 混合运算顺序:

- 先括号,后左右

- 从左到右,逐项计算

例题:

(-7) + 5 - (-3) = 1

8 - (-4) + (-6) - 3 = 3

```

六、教学反思(课后)

本节课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激发学生兴趣;结合讲解与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运算方法。部分学生在处理符号变化时仍存在困难,需在后续课程中加强训练与巩固。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