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州快哉亭记原文译文及赏析】《黄州快哉亭记》是北宋文学家苏辙所写的一篇散文,全文以“快哉”为题,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人生豁达心境的追求。文章虽短,但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深度。
一、原文
黄州快哉亭记
苏辙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湘、沅,北注荆江,蟠绕其下。上有赤壁,所谓“三国周郎赤壁”者。风浪之险,舟楫之难,古人以为不可渡。然余尝游焉,见其山川之奇,气象之雄,而不知其为险也。于是作亭于其上,名曰“快哉”。
今夫快哉者,天地之间,万物之变,人之所乐也。至于登高临远,揽山川之秀,听风声之清,心旷神怡,意气自得,此则快哉之所在也。若夫风雨之交,雷霆之怒,人皆惧而避之,吾独处其中,不以为苦,而以为乐。故曰:快哉!
或问:“子之言,岂非有所托乎?”曰:“吾之所以乐者,非乐其形也,乃乐其心也。心安则身安,心乐则身乐。故吾常以‘快哉’自娱。”
二、译文
《黄州快哉亭记》
长江从西陵峡开始,进入平原地带,水流奔腾浩荡,向南汇入湘水与沅水,向北注入荆江,在这里蜿蜒回旋。山上有一处赤壁,就是传说中的“三国周瑜赤壁”。这里的风浪险恶,船只难以通过,古人认为难以渡过。但我曾经游览过那里,看到山川的奇特、景象的雄伟,却不知道这是险境。因此在山顶建了一座亭子,命名为“快哉”。
如今所说的“快哉”,是天地之间万物变化中的一种乐趣。当人们登上高处,俯瞰山川秀丽,聆听风声清幽,心情开阔,精神愉悦,这就是“快哉”的所在。如果遇到风雨交加、雷电轰鸣,人们都害怕而躲避,唯独我身处其中,不觉得痛苦,反而感到快乐。所以我说:“快哉!”
有人问我:“你这样说,难道不是有寄托吗?”我说:“我之所以感到快乐,并不是因为外在的形式,而是因为我内心感到安宁。心安则身安,心乐则身乐。所以我常常以‘快哉’来娱乐自己。”
三、赏析
《黄州快哉亭记》虽篇幅不长,但内容丰富,寓意深刻。文章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作者豁达的心胸和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1.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苏辙以江水、赤壁、风雨等自然景象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开阔、壮丽的氛围。他不仅描绘了景物的壮美,更通过这些景物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宁静与喜悦,体现出“景中有情,情中有景”的艺术特色。
2. 哲理深刻,立意高远
文章并非单纯写景,而是借景抒怀,探讨了“快哉”这一主题背后的哲学意义。苏辙认为,“快哉”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享受,更是一种内在的心灵状态。他强调“心安则身安,心乐则身乐”,表现出一种淡泊名利、顺应自然的人生观。
3. 语言简练,富有节奏感
全文语言简练明快,句式多用对仗和排比,增强了文章的节奏感和感染力。如“风浪之险,舟楫之难,古人以为不可渡”一句,既写出了环境的险峻,又为后文的“快哉”做了铺垫。
4. 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
苏辙在文中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感受,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感悟。他以“快哉”自娱,展现出一种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令人动容。
四、结语
《黄州快哉亭记》是一篇集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的优秀散文。它不仅描绘了黄州山水的壮丽风光,更传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心灵自由的追求。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读此文,能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与从容,体会到“快哉”不仅是外在的享受,更是内心的安详与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