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井观天》第一课时课堂实录(小学语文课堂实录)】【教学目标】
1. 通过朗读和理解,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
2. 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体会故事中青蛙与小鸟的不同视角。
3. 培养学生对寓言故事的兴趣,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
-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寓意。
- 学习生字词,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 理解“坐井观天”所蕴含的哲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非常有趣的故事,题目是《坐井观天》。你们有没有听说过这个成语?谁能说说它是什么意思?
学生1:我觉得“坐井观天”就是坐在井里看天,只能看到一小片天空。
教师:很好!那你知道这个成语背后有什么道理吗?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齐读课文,注意读音准确,语调自然。随后,让学生自由朗读,边读边思考:
- 故事中有哪两个角色?
- 青蛙和小鸟在讨论什么问题?
- 青蛙为什么觉得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15分钟)
教师分段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逐句分析:
1. “青蛙坐在井里,看见天只有碗口大。”
教师提问:为什么青蛙会觉得天只有碗口那么大?
学生2:因为青蛙一直待在井里,看不到外面的世界,所以以为天很小。
2. “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说:‘你不要说大话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呢!’”
教师提问:小鸟是怎么说的?它的观点和青蛙有什么不同?
学生3:小鸟认为天很大,而青蛙却觉得天很小。
3. “青蛙笑了,说:‘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怎么会有那么大的天呢?’”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青蛙的固执和局限性。
四、词语积累(5分钟)
教师出示本课生字词,如“井沿”、“无边无际”、“坐井观天”,并进行讲解和组词练习。
五、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坐井观天》这篇寓言故事,知道了青蛙因为只看到井口大小的天空,所以误解了世界的广阔。而小鸟则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只凭自己的经验去判断事物,要有开放的心态,多观察、多思考。
六、布置作业(2分钟)
1. 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 写一段话,说说你从这个故事中学到了什么。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朗读、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寓意。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但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坐井观天”寓意方面还有待加强,今后可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