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语言:大老鼠找小老鼠】活动目标:
1. 通过故事《大老鼠找小老鼠》,激发幼儿对语言的兴趣,培养倾听和表达能力。
2. 引导幼儿理解“大”与“小”的概念,增强观察力和比较能力。
3.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互动,体验语言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 故事图片或手偶(大老鼠、小老鼠)
- 大小不同的玩具或物品(如球、书本等)
- 背景音乐(轻柔的儿歌)
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用亲切的语气说:“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听一个有趣的故事,名字叫《大老鼠找小老鼠》。你们知道大老鼠和小老鼠有什么不一样吗?”
引导幼儿说出“大”和“小”的区别,并请个别幼儿举出例子。
二、讲述故事(10分钟)
教师边展示图片或使用手偶,边讲述故事:
“在一片美丽的森林里,住着一只大老鼠,它非常聪明,但总是觉得自己一个人太孤单了。有一天,它决定去寻找一只小老鼠做朋友。大老鼠走呀走,遇到了一只比它小很多的小老鼠,它们成了好朋友。”
提问引导:
- “大老鼠想找谁?”
- “小老鼠和大老鼠有什么不同?”
- “你愿意和别人交朋友吗?”
三、互动游戏(10分钟)
游戏一:“找一找,比一比”
教师出示一些物品,让幼儿找出“大”和“小”的东西,并进行比较。
游戏二:“我是小老鼠”
请幼儿模仿小老鼠的动作,如爬行、躲藏等,教师则扮演大老鼠,进行简单的对话互动。
四、总结与延伸(5分钟)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听了《大老鼠找小老鼠》的故事,知道了大和小的区别,也学会了和别人交朋友。回家后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玩‘找大小’的游戏哦!”
活动延伸建议:
- 家长可以在家中和孩子一起阅读绘本,拓展语言表达。
- 在区域活动中投放大小对比材料,供幼儿自由探索。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互动游戏,激发了幼儿的语言兴趣,帮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大”与“小”的概念。同时,增强了幼儿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