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包身工公开课PPT课件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包身工公开课PPT课件,这个怎么处理啊?求快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28 03:28:10

包身工公开课PPT课件】一、课程导入

在现代社会,我们常会听到“劳动权益”、“用工制度”等关键词。但你是否了解,在上世纪的中国,有一群人,他们没有自由,没有尊严,甚至被当作“货物”一样对待?这就是《包身工》所讲述的故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将走进夏衍笔下的那个时代,了解那段历史中被压迫的工人生活,感受作者对社会不公的批判与同情。

二、作者简介

夏衍(1900—1995),原名沈乃熙,是中国现代著名剧作家、电影艺术家、文学评论家。他以关注社会现实、揭露社会黑暗著称,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风格。

《包身工》是夏衍于1935年创作的一篇报告文学,首次发表于《光明》杂志。这篇文章以真实事件为基础,揭示了当时上海工厂中“包身工”的悲惨命运。

三、课文背景

1. 时间背景:

- 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上海是当时中国工业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但也是剥削最严重的地区。

2. 社会背景:

- 工厂主为了降低成本,大量使用廉价劳动力。

- “包身工”是指由中间人介绍,签订契约,长期为工厂工作的女工,她们几乎没有任何人身自由。

四、课文内容概要

《包身工》以第一人称视角,讲述了作者深入工厂调查后的真实见闻。文章通过描写包身工们从清晨到深夜的劳作过程,展现了她们的苦难生活。

文中提到:

- 包身工每天工作时间长达12小时以上;

- 食物粗劣,居住环境恶劣;

- 工厂主和工头对她们进行严苛管理,甚至体罚。

这些细节不仅反映了当时的阶级压迫,也体现了作者对底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五、人物形象分析

1. 包身工

- 年龄多为十几岁的少女;

- 被迫离开家庭,成为工厂的“机器”;

- 没有姓名,只有编号,失去人格尊严。

2. 工头与厂主

- 冷酷无情,只关心利润;

- 利用法律漏洞,压榨工人;

- 是造成包身工悲剧的主要推手。

六、主题思想

《包身工》通过真实而生动的描写,揭示了旧中国社会的黑暗面,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愤怒。文章呼吁人们关注底层民众的生存状况,唤醒人们的良知与社会责任感。

七、语言特色

夏衍的语言朴实无华,却极具感染力。他善于运用细节描写和对比手法,如将包身工与“罐头里的沙丁鱼”进行类比,形象地表现出她们被束缚的状态。

此外,文章还采用了大量的数据和事实,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性和说服力。

八、课堂讨论与思考

1. 你认为“包身工”现象在今天是否还存在?

2. 如果你是当时的包身工,你会如何应对?

3. 你如何看待“劳动尊严”这一概念?

九、拓展延伸

- 推荐阅读:《中国工人运动史》、《中国近代史》相关章节;

- 观看纪录片:《我们的田野》、《人间正道》等反映中国工人生活的影片;

- 可以组织一次模拟采访活动,让学生扮演记者、工人、厂主等角色,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十、结语

《包身工》不仅仅是一篇文学作品,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过去的社会现实,也提醒我们珍惜今天的和平与自由。希望同学们在学习这篇课文后,能够更加关注社会、关爱他人,做一个有责任感的公民。

---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