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何当共剪西窗烛下半句

2025-10-13 19:01:25

问题描述:

何当共剪西窗烛下半句,求快速支援,时间不多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13 19:01:25

何当共剪西窗烛下半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尤其是对与爱人共度良宵、共剪烛花的美好期盼。接下来我们来总结这句诗的背景、含义以及它的下一句内容。

一、诗句背景与作者简介

作者:李商隐(约813年-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是晚唐著名诗人,以风格婉约、情感细腻著称。

作品:《夜雨寄北》是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如下:

> 君问归期未有期,

> 巴山夜雨涨秋池。

> 何当共剪西窗烛,

> 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首诗写于李商隐在巴蜀地区任职期间,因思念远方的妻子而作。诗中通过描绘夜雨中的孤寂,表达出对团聚的渴望。

二、诗句解析

项目 内容
原文 何当共剪西窗烛
意思 什么时候才能与你一起在西窗下剪烛花?
情感 表达对亲人团聚的深切期盼和思念之情
修辞手法 借景抒情,借“剪烛”这一生活细节寄托情感
下一句 却话巴山夜雨时

三、下一句解析

下一句:“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句话的意思是:到时候再和你细说今晚巴山夜雨的情景。

这句诗将时间拉回现实,形成一种“未来重逢—回忆过去”的结构,使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深沉动人。

四、总结

“何当共剪西窗烛”是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名句,表达了诗人对与爱人共度时光的向往。其下一句“却话巴山夜雨时”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形成了时空交错的意境,使得诗歌更具感染力。

通过这样的结构,李商隐不仅描绘了当下的孤独,也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是中国古典诗词中极具代表性的爱情诗之一。

项目 内容
句子 何当共剪西窗烛
出处 李商隐《夜雨寄北》
下一句 却话巴山夜雨时
主题 思念、团聚、情感寄托
风格 婉约、含蓄、深情

如需进一步了解李商隐的其他作品或相关历史背景,欢迎继续提问。

以上就是【何当共剪西窗烛下半句】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