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诗词菩萨蛮黄鹤楼】《菩萨蛮·黄鹤楼》是毛泽东于1927年春创作的一首词,写于他前往武汉途中,途经黄鹤楼时所感。这首词以雄浑的笔触描绘了长江的壮阔与历史的厚重,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革命前途的坚定信念和豪情壮志。
一、
《菩萨蛮·黄鹤楼》全词如下:
> 茫茫九派流中国,
> 烟涛万里云山皱。
> 鼓角频催,江声浩荡,
> 谁把神州收拾?
> 万方多难,英雄何在?
> 一念之间,风云变幻,
> 感怀千载,心潮澎湃。
此词通过描绘长江的壮阔景象,引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并寄托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与对革命事业的期待。全词气势磅礴,语言凝练,情感深沉,体现了毛泽东作为革命领袖的胸襟与抱负。
二、表格总结
项目 | 内容 |
作品名称 | 《菩萨蛮·黄鹤楼》 |
作者 | 毛泽东 |
创作时间 | 1927年春 |
创作背景 | 毛泽东前往武汉途中,经过黄鹤楼时有感而发 |
主题思想 | 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对革命前途的坚定信念及历史沧桑的感慨 |
艺术特色 | 气势恢宏,语言简练,情感深沉,意象丰富 |
代表句 | “茫茫九派流中国,烟涛万里云山皱” |
历史意义 | 展现了毛泽东早期革命思想与文学风格的结合,具有重要历史价值 |
三、结语
《菩萨蛮·黄鹤楼》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词作,更是一首充满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的作品。它展现了毛泽东在革命初期的思想风貌,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这首词至今仍被广泛传诵,成为研究毛泽东诗词与思想的重要资料之一。
以上就是【毛泽东诗词菩萨蛮黄鹤楼】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