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蘼的意思蘼的解释蘼的拼音蘼的笔顺】“蘼”是一个较为少见的汉字,但在古文或特定语境中仍有一定使用。以下是对“蘼”的详细解释,包括其含义、读音、笔顺等内容。
一、
“蘼”字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主要出现在古文或文学作品中。它是一个形声字,由“艹”(草字头)和“迷”组成,表示与植物相关。其基本含义是“草木衰败的样子”,也常用来形容花叶凋零的状态。在诗词中,“蘼”常用于描绘凄凉、萧瑟的景象。
该字的拼音为 mí,总共有 15画,书写时需注意结构和笔顺。以下是详细的笔顺说明及表格整理。
二、详细内容
项目 | 内容 |
汉字 | 蘼 |
拼音 | mí |
部首 | 艹(草字头) |
总笔画 | 15画 |
结构 | 上下结构 |
五笔编码 | JYNA(J=艹,Y=迷,N=田,A=?) |
笔顺 | 1. 竖;2. 横折;3. 横;4. 横;5. 竖;6. 横;7. 竖;8. 横;9. 竖;10. 横;11. 竖;12. 横;13. 竖;14. 横;15. 点 |
含义 | 草木凋零、花叶枯萎;也指一种植物名 |
用法 | 多见于古文、诗词中,如“芳菲歇去,蘼芜生” |
近义词 | 枯、萎、凋、落 |
反义词 | 茂、盛、荣、繁 |
三、拓展说明
“蘼”在古代文学中常被用来渲染悲凉的氛围,比如描写离别、秋景等场景。例如:
- “芳菲歇去,蘼芜生。”——出自《楚辞》,意为花谢之后,蘼芜草生长,象征着生命的循环与变迁。
- “蘼芜满径,寂寞空庭。”——表达一种孤寂、冷清的意境。
虽然“蘼”字不常见,但了解其意义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古文和诗词中的情感表达。
四、书写建议
在书写“蘼”字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结构清晰:上部为“艹”,下部为“迷”,上下结构要平衡。
2. 笔画顺序:按照标准笔顺书写,避免写错笔画顺序。
3. 笔画连贯:尤其是“迷”部分,要注意横竖之间的衔接自然。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对“蘼”字有更全面的认识,不仅知道它的拼音和笔顺,还能理解其在文学中的使用和意义。
以上就是【蘼的意思蘼的解释蘼的拼音蘼的笔顺】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