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师旷问学】一、文章概述
《师旷问学》是一篇出自《说苑》的文言短文,讲述了晋国乐师师旷向晋平公请教“人年老是否可以学习”的故事。文中通过师旷与晋平公的对话,阐明了“学无早晚,唯志是求”的道理,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不论年龄大小,只要心存志向,便能有所成就。
二、原文节选
> 师旷问学于晋平公。
>
> 公曰:“夫子年老矣,安得学?”
>
> 对曰:“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夫烛之明,犹胜于暗也。”
三、
这篇文章通过师旷与晋平公的问答,表达了对学习态度的深刻见解。师旷认为,无论年纪大小,只要愿意学习,就依然有光明的前途。他用“日出之阳”、“日中之光”、“秉烛之明”来比喻不同阶段的学习状态,说明学习的意义在于坚持和努力,而非年龄的限制。
四、加表格
项目 | 内容 |
文章标题 | 文言文师旷问学 |
出处 | 《说苑》 |
作者 | 不详(传统归为刘向) |
主题思想 | 学习不分早晚,志在则行 |
故事人物 | 师旷、晋平公 |
对话内容 | 师旷劝晋平公不要因年老而放弃学习 |
比喻手法 | 用“日出之阳”、“日中之光”、“秉烛之明”比喻不同阶段的学习状态 |
精神内涵 | 强调坚持学习、追求进步的重要性 |
现代启示 | 鼓励人们终身学习,不因年龄而停滞 |
五、结语
《师旷问学》虽篇幅简短,却寓意深远。它不仅展现了古代学者对学习的执着追求,也给后人以深刻的启发:人生没有终点,只有不断前行的路。只要心中有志,任何时候开始学习都不算晚。
以上就是【文言文师旷问学】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