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石壕吏的原文和译文

2025-10-26 23:36:41

问题描述:

石壕吏的原文和译文,时间不够了,求直接说重点!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26 23:36:41

石壕吏的原文和译文】杜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作品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与人民疾苦。《石壕吏》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所作的一首叙事诗,通过一个家庭被征兵的惨状,揭示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以下为《石壕吏》的原文及翻译,并以表格形式进行总结。

一、原文: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死已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二、译文:

傍晚时分,我投宿在石壕村,官吏夜里来抓壮丁。

老翁翻过墙逃走了,老妇出来应对官吏。

官吏大声吆喝多么凶狠!老妇哭泣多么悲痛!

我听老妇上前说:“三个儿子都去邺城防守了。

一个儿子捎信回来,另外两个已经战死了。

活着的人只能苟且偷生,死去的人就永远离开了。

家里再也没有其他人了,只有还在吃奶的小孙子。

儿媳妇还没有离开,进出连一条完整的裙子都没有。

我虽然年老体弱,还是请让我跟你们回去吧。

赶紧去河阳服役,还能准备早晨的饭食。”

夜里很久,说话的声音消失了,好像还能听到低声的哭泣。

天亮后,我继续上路,只和老翁告别。

三、总结表格:

项目 内容
诗名 石壕吏
作者 杜甫(唐代)
体裁 叙事诗
背景 安史之乱时期,反映战争对百姓的摧残
主题 揭示战争的残酷,表现人民的苦难与无奈
情节概要 诗人夜宿石壕村,目睹官吏强征壮丁,老妇一家被迫分离
人物 老翁、老妇、官吏、诗人
语言风格 简洁质朴,情感深沉
艺术特色 通过对话展开情节,真实感人,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性
历史价值 是研究唐代社会状况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文学资料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杜甫对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以及他对战争带来的社会动荡的深刻反思。《石壕吏》不仅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也是一部生动的历史记录。

以上就是【石壕吏的原文和译文】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