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组中值的计算例题

2025-11-01 08:16:22

问题描述:

组中值的计算例题,求大佬施舍一个解决方案,感激不尽!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01 08:16:22

组中值的计算例题】在统计学中,组中值是用于表示一个组距分组数据中某一组的代表值。它通常用于对连续型数据进行简化处理,特别是在编制频数分布表时,组中值可以帮助我们快速估算平均数或进行其他统计分析。

组中值的计算公式为:

$$

\text{组中值} = \frac{\text{下限} + \text{上限}}{2}

$$

其中,“下限”是指该组的最小值,“上限”是该组的最大值。

下面通过一个实际例子来说明如何计算组中值。

例题:某班级学生的身高分组数据如下,求各组的组中值。

分组(身高,单位:cm) 下限(cm) 上限(cm) 组中值(cm)
140 - 145 140 145
145 - 150 145 150
150 - 155 150 155
155 - 160 155 160
160 - 165 160 165

计算过程:

- 第一组(140 - 145):

$$

\frac{140 + 145}{2} = 142.5

$$

- 第二组(145 - 150):

$$

\frac{145 + 150}{2} = 147.5

$$

- 第三组(150 - 155):

$$

\frac{150 + 155}{2} = 152.5

$$

- 第四组(155 - 160):

$$

\frac{155 + 160}{2} = 157.5

$$

- 第五组(160 - 165):

$$

\frac{160 + 165}{2} = 162.5

$$

最终结果:

分组(身高,单位:cm) 下限(cm) 上限(cm) 组中值(cm)
140 - 145 140 145 142.5
145 - 150 145 150 147.5
150 - 155 150 155 152.5
155 - 160 155 160 157.5
160 - 165 160 165 162.5

总结:

组中值是一个简单但非常实用的统计概念,尤其在处理分组数据时,能够帮助我们更方便地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计算。通过上述例题可以看出,只要知道每个组的上下限,就可以轻松计算出对应的组中值。这一方法不仅适用于身高数据,也广泛应用于收入、年龄、成绩等各类连续型数据的统计分析中。

以上就是【组中值的计算例题】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