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字词语大全100个】在汉语中,“曰”是一个常见的文言虚词,常用于引出说话的内容,类似于现代汉语中的“说”或“曰”。虽然“曰”本身不是实词,但在许多成语、诗词和古文中经常出现,形成独特的语言表达。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含有“曰”的词语,本文整理了100个包含“曰”字的词语,涵盖成语、常见搭配及古文用法。
一、总结
“曰”在古代汉语中主要用于叙述人物的语言或观点,具有明显的书面语色彩。随着现代汉语的发展,“曰”逐渐被“说”、“讲”等词取代,但在文学作品、历史文献和正式场合中仍广泛使用。以下列出的100个“曰”字词语,既有常见的成语,也有较为生僻的词汇,适合学习中文的朋友参考。
二、曰字词语大全(100个)
| 序号 | 词语 | 类型 | 释义说明 |
| 1 | 曰若 | 成语 | 表示“如果说” |
| 2 | 曰:“……” | 古文 | 引出对话内容 |
| 3 | 日日是好日 | 现代 | 与“曰”无关,但常混淆 |
| 4 | 曰者 | 文言 | “曰”的另一种写法 |
| 5 | 曰:不亦乐乎 | 古文 | 出自《论语》 |
| 6 | 曰:“子曰” | 古文 | 引用孔子言论 |
| 7 | 曰:“君子” | 古文 | 引用儒家思想 |
| 8 | 曰:“夫子” | 古文 | 对老师的尊称 |
| 9 | 曰:“天命” | 古文 | 天意、命运 |
| 10 | 曰:“仁者” | 古文 | 仁爱之人 |
| 11 | 曰:“礼也” | 古文 | 礼仪之道 |
| 12 | 曰:“忠恕” | 古文 | 忠诚与宽恕 |
| 13 | 曰:“中庸” | 古文 | 中和之道 |
| 14 | 曰:“克己” | 古文 | 克制自己 |
| 15 | 曰:“慎独” | 古文 | 独处时也要谨慎 |
| 16 | 曰:“修身” | 古文 | 修养自身 |
| 17 | 曰:“齐家” | 古文 | 治理家庭 |
| 18 | 曰:“治国” | 古文 | 国家治理 |
| 19 | 曰:“平天下” | 古文 | 平定天下 |
| 20 | 曰:“知行合一” | 古文 | 王阳明哲学思想 |
| 21 | 曰:“格物致知” | 古文 | 探究事物原理 |
| 22 | 曰:“诚意正心” | 古文 | 心志端正 |
| 23 | 曰:“存天理” | 古文 | 保存自然法则 |
| 24 | 曰:“灭人欲” | 古文 | 控制欲望 |
| 25 | 曰:“道可道” | 古文 | 老子《道德经》开头 |
| 26 | 曰:“无为而治” | 古文 | 道家思想 |
| 27 | 曰:“上善若水” | 古文 | 柔顺如水 |
| 28 | 曰:“大音希声” | 古文 | 最大的声音反而无声 |
| 29 | 曰:“大象无形” | 古文 | 最大的形象没有形状 |
| 30 | 曰:“道法自然” | 古文 | 遵循自然规律 |
| 31 | 曰:“万物并作” | 古文 | 万物共同生长 |
| 32 | 曰:“知足不辱” | 古文 | 知道满足就不会受辱 |
| 33 | 曰:“知止不殆” | 古文 | 知道限度就不会有危险 |
| 34 | 曰:“自见者不明” | 古文 | 自我表现的人不聪明 |
| 35 | 曰:“自是者不彰” | 古文 | 自以为是的人不显扬 |
| 36 | 曰:“自伐者无功” | 古文 | 自夸的人没有功劳 |
| 37 | 曰:“自矜者不长” | 古文 | 自满的人不会长久 |
| 38 | 曰:“祸兮福所倚” | 古文 | 祸中有福 |
| 39 | 曰:“福兮祸所伏” | 古文 | 福中有祸 |
| 40 | 曰:“反者道之动” | 古文 | 事物向相反方向发展 |
| 41 | 曰:“弱者道之用” | 古文 | 软弱是道的表现 |
| 42 | 曰:“千里之行” | 古文 | 出自《道德经》 |
| 43 | 曰:“始于足下” | 古文 | 从脚下开始 |
| 44 | 曰:“合抱之木” | 古文 | 两臂合抱的大树 |
| 45 | 曰:“生于毫末” | 古文 | 从小小的苗芽开始 |
| 46 | 曰:“九层之台” | 古文 | 九层高的楼台 |
| 47 | 曰:“起于累土” | 古文 | 从堆积的泥土开始 |
| 48 | 曰:“民之从事” | 古文 | 人民做事 |
| 49 | 曰:“常于几成” | 古文 | 常常接近成功 |
| 50 | 曰:“而败之” | 古文 | 却失败了 |
| 51 | 曰:“是以圣人” | 古文 | 所以圣人 |
| 52 | 曰:“终不为大” | 古文 | 不认为是大事 |
| 53 | 曰:“故能成其大” | 古文 | 所以能成就大事 |
| 54 | 曰:“圣人后其身” | 古文 | 圣人把自身放在后面 |
| 55 | 曰:“而身先” | 古文 | 身体却走在前面 |
| 56 | 曰:“外其身” | 古文 | 把自己放在外面 |
| 57 | 曰:“而身存” | 古文 | 身体却得以保存 |
| 58 | 曰:“非以其无私邪” | 古文 | 难道不是因为无私吗 |
| 59 | 曰:“故能成其私” | 古文 | 所以能成就自己的私利 |
| 60 | 曰:“上善若水” | 古文 | 再次出现,强调水的柔顺 |
| 61 | 曰:“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 古文 | 水善于滋养万物却不争 |
| 62 | 曰:“处众人之所恶” | 古文 | 处于众人不愿去的地方 |
| 63 | 曰:“故几于道” | 古文 | 所以接近于道 |
| 64 | 曰:“居善地” | 古文 | 居住选择好的地方 |
| 65 | 曰:“心善渊” | 古文 | 心胸像深渊一样深邃 |
| 66 | 曰:“与善仁” | 古文 | 与人交往要仁慈 |
| 67 | 曰:“言善信” | 古文 | 说话要讲信用 |
| 68 | 曰:“政善治” | 古文 | 治理国家要善于治理 |
| 69 | 曰:“事善能” | 古文 | 做事要有能力 |
| 70 | 曰:“动善时” | 古文 | 动作要合时宜 |
| 71 | 曰:“夫唯不争” | 古文 | 只有不争 |
| 72 | 曰:“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 古文 | 所以天下没有人能与他争 |
| 73 | 曰:“五色令人目盲” | 古文 | 过多的颜色让人眼花 |
| 74 | 曰:“五音令人耳聋” | 古文 | 过多的声音让人听不清 |
| 75 | 曰:“五味令人口爽” | 古文 | 过多的味道让口舌麻木 |
| 76 | 曰:“驰骋畋猎” | 古文 | 驱马打猎 |
| 77 | 曰:“令人心发狂” | 古文 | 让人心神不定 |
| 78 | 曰:“难得之货” | 古文 | 难得的货物 |
| 79 | 曰:“令人行妨” | 古文 | 让人行为受到阻碍 |
| 80 | 曰:“是以圣人为腹” | 古文 | 所以圣人注重饱腹 |
| 81 | 曰:“不为目” | 古文 | 不为眼睛所迷惑 |
| 82 | 曰:“故去彼取此” | 古文 | 所以舍弃那些,选取这些 |
| 83 | 曰:“宠辱若惊” | 古文 | 受到宠爱或侮辱都感到惊慌 |
| 84 | 曰:“贵以身为天下” | 古文 | 重视身体如同重视天下 |
| 85 | 曰:“若可寄天下” | 古文 | 就可以托付天下 |
| 86 | 曰:“爱以身为天下” | 古文 | 爱惜身体如同爱惜天下 |
| 87 | 曰:“若可托天下” | 古文 | 就可以托付天下 |
| 88 | 曰:“视之不见名曰夷” | 古文 | 看不到它叫“夷” |
| 89 | 曰:“听之不闻名曰希” | 古文 | 听不到它叫“希” |
| 90 | 曰:“搏之不得名曰微” | 古文 | 抓不住它叫“微” |
| 91 | 曰:“此三者不可致诘” | 古文 | 这三者无法进一步追问 |
| 92 | 曰:“故混而为一” | 古文 | 所以混合为一 |
| 93 | 曰:“其上不皦” | 古文 | 它的上面不清晰 |
| 94 | 曰:“其下不昧” | 古文 | 它的下面不昏暗 |
| 95 | 曰:“绳绳不可名” | 古文 | 连续不断不能命名 |
| 96 | 曰:“复归于无物” | 古文 | 回归到无形 |
| 97 | 曰:“是谓无状之状” | 古文 | 叫做没有形状的样子 |
| 98 | 曰:“无物之象” | 古文 | 没有物体的形象 |
| 99 | 曰:“是谓惚恍” | 古文 | 叫做惚恍 |
| 100 | 曰:“迎之不见其首” | 古文 | 迎着它看不见它的头 |
三、结语
以上100个“曰”字词语涵盖了古代经典文献、哲学思想以及日常语言中的使用情况。通过学习这些词语,不仅可以加深对古文的理解,还能提升语言表达的层次感。希望这份资料能为学习中文的朋友提供帮助,也能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以上就是【曰字词语大全100个】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