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课文,学生能够掌握生字词,并了解威尼斯小艇的特点及其在城市生活中的重要性。
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理解作者如何运用生动的语言描写事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异国文化的兴趣,增强他们的文化包容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威尼斯小艇的特点以及它在城市生活中扮演的角色。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是如何通过细腻的描写来展现小艇的魅力。
教学准备:
1. 多媒体课件(包含威尼斯风光图片及小艇视频)
2. 学生课前收集关于威尼斯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关于威尼斯城市的短片,让学生初步感受威尼斯的独特魅力。然后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威尼斯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引导学生从视觉上感知威尼斯水城的特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画出不熟悉的生字词。
2. 教师检查预习情况,纠正发音错误。
3. 提问:“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
三、精读课文,深入探究
1. 分析小艇的特点
- 让学生找出描写小艇外观的句子,如“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比喻的作用,体会语言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2. 探讨小艇的功能
- 组织小组讨论:“为什么说小艇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鼓励学生结合文中信息发表看法。
- 总结归纳:小艇不仅方便快捷,还承载着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
四、拓展延伸
展示更多有关威尼斯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这座水上城市的美丽风光。同时,可以安排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写作手法,描写一种自己熟悉的事物。
五、课堂总结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小艇对于威尼斯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多观察周围的事物,尝试用优美的文字记录下来。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设计注重启发式教学,通过多媒体辅助手段提高了课堂趣味性,使学生更易于接受知识。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比喻句的理解还不够透彻,今后需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此外,在拓展环节中,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个别同学的回答较为简单,需要教师适时引导以提升思维深度。总体而言,这是一次较为成功的教学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