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学校食堂的规范化管理,保障师生饮食安全与营养均衡,提升服务质量,营造良好的就餐环境,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意见,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学校食堂管理办法》。
一、总则
1. 学校食堂是为全体师生提供餐饮服务的重要场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服务育人”的宗旨。
2. 食堂管理工作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确保食品卫生安全、价格合理、服务优质。
3. 食堂运营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
二、组织管理
1. 学校成立食堂管理领导小组,由分管后勤的校领导担任组长,成员包括后勤部门负责人、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等,负责监督食堂日常运营。
2. 食堂设立专职或兼职管理人员,负责日常事务、食品安全检查、卫生监督及投诉处理等工作。
3. 食堂工作人员需定期接受培训,掌握食品安全知识、操作规范及服务礼仪。
三、食品安全管理
1. 食堂必须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从业人员须持有效健康证上岗。
2. 严格执行食品采购、验收、储存、加工、留样等环节的管理制度,确保食材新鲜、来源可追溯。
3. 建立健全食品留样制度,每餐次保留不少于100克的样品,保存时间不少于48小时。
4. 定期对食堂进行清洁消毒,保持环境卫生整洁,防止病媒生物滋生。
四、服务与质量监督
1. 食堂应根据师生需求合理设置菜品种类,注重营养搭配,兼顾不同口味和饮食习惯。
2. 定期开展师生满意度调查,收集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菜品和服务。
3. 设立意见箱和投诉渠道,及时处理师生反映的问题,做到有诉必查、有查必果。
五、财务管理
1. 食堂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所有收入必须纳入学校财务统一核算。
2. 食品采购实行招标或集中采购制度,确保价格透明、质量可靠。
3. 定期公示食堂收支情况,接受师生监督,杜绝挪用、浪费等行为。
六、应急管理
1. 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流程和责任人。
2.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 发生食物中毒或其他安全事故时,应立即启动预案,及时上报并妥善处理。
七、附则
1.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学校后勤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各级单位可根据本办法,结合实际制定实施细则。
通过科学、规范、高效的管理,学校食堂将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师生,为构建和谐校园、提升教育质量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