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绝笔诗《临终歌》,每读一次心痛一次】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李白无疑是最耀眼的星辰之一。他的诗风豪放飘逸,字里行间充满了对自由、理想与人生的深刻思考。然而,这位“诗仙”最终却以一种令人心碎的方式走完了他传奇的一生。据传,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写下了那首被后人称为“绝笔”的《临终歌》。这首诗不仅记录了他内心的悲凉,也让人不禁感叹命运的无常。
《临终歌》全文如下:
>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 余风激兮万世,悲夫!
> 骨肉未尽兮,又何悲?
> 嗟乎!
> 神仙不可学,神仙不可求。
> 身死名灭兮,谁与同游?
> 惟有孤魂兮,长夜不休。
这首诗虽然篇幅不长,但字字句句都透露出李白对生命终结的无奈与不甘。他以“大鹏”自喻,象征自己曾经的志向高远、胸怀天下,但在现实的重压下,终究未能实现心中的抱负。而“中天摧兮力不济”,则道出了他一生的挣扎与遗憾。
“余风激兮万世”,似乎在说自己的精神虽已消散,但影响却将流传后世。然而,接下来的“悲夫!”却像是一个沉重的叹息,仿佛在为自己的结局感到深深的哀伤。整首诗情感起伏跌宕,既有豪迈之气,又有沉郁之感,令人读后久久不能平静。
关于《临终歌》的真实性,历史上一直存在争议。有人认为这是后人根据李白的性格和生平所创作的“伪作”,但也有人坚信这正是李白临终前的真实心境写照。无论其真伪如何,这首诗所传达的情感却是真实而深刻的。
每一次读到《临终歌》,都会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那个曾经在盛唐时代挥洒才情、笑傲江湖的李白。他的一生,是浪漫的一生,也是孤独的一生。他的诗,是他灵魂的回响;而他的离世,则像是一场无声的落幕。
如今,当我们翻开历史的书页,读着这些诗句,仿佛还能听到那个醉卧长安、仰望明月的诗人,在生命的尽头,发出一声深沉的叹息。那一声叹息,穿越千年,依然让人心痛不已。
结语:
《临终歌》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是一位诗人的最后低语。它让我们明白,即使是天才,也有无法掌控的命运;即使是豪放如李白,也会在生命的终点感受到无尽的悲凉。每读一次,心痛一次,或许正是这首诗最动人的地方。